智库资讯|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赴杭州市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专题调研

发布者:刘茵发布时间:2024-06-23浏览次数:111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策部署,按照省社科联关于智库加强调查研究的有关工作要求,6月4日—6月19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调研组一行10余人,先后赴杭州市萧山区、临平区、余杭区、钱塘区、滨江区,围绕制造业企业开展了实地调研,杭州市发规院发展规划部负责人一起参加了调研。



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阵地在制造业。调研组实地走访了大华股份、海康威视、和利时、杰牌传动、老板电器、三花汽零、速博雷尔、西子智能等17家制造业企业及其生产车间,与企业管理人员面对面进行深度座谈,详细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转型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以及政策诉求等。期间,调研组与杭州市发改、经信相关部门的业务同志就企业数字化转型情况,尤其是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化转型是手段。调研发现,不少企业已经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生产、设计、运营、售后、管理效率,帮助产品质量显著提升;还能帮助企业更好地洞察市场趋势,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与此同时,调研组也注意到数字化转型并非简单的“程度竞赛”,其成功与否并不直接与技术投入或转型速度成正比。每个企业的基础条件、行业特性、市场定位及客户需求各不相同,一味追求技术前沿而忽视实际业务需求,可能导致资源错配,甚至产生“技术债务”。因此,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因企制宜,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精准识别自身转型的需求点,制定出既符合行业趋势又贴合企业实际的个性化转型路径。



发展新质生产力,数据要素是关键。数据要素被视为新时代的“石油”,其对于企业精准决策和优化运营,最终实现整体智能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调研发现,部分企业尚未充分挖掘数据要素的巨大潜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未能得到有效整合与深度分析。这一现状不仅影响了企业创新合作的可能,也迟滞了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因此,深化数据要素的探索与高效应用,成为了撬动企业内在潜能、加速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杠杆。


通过对制造业企业的实地调研,调研团队获取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充分了解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以及通过数字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和政策供给,进而为后续学术研究、理论探讨以及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启发。